水冷情真醫暖嘉南 0823南臺灣水災大林慈院嘉義救災紀實【人醫心傳第177期 - 封面故事】

八月二十三日熱帶性低氣壓造成嘉義沿海淹水,
慈濟志工立時啟動,
大林慈濟醫院也於第一時間展開煮熱食送熱食行動;
暴雨過後,許多村落淹水遲遲未退,
民眾走不出來,大林慈院同仁走進去,
前後十天,醫療團隊深入水患災區,
為忙於災後復原的民眾及救災團隊提供醫療服務,
參與慈濟九月一、二日安心家訪的同時,
義診行動也持續不輟;
慈濟的愛,一直都在……

 

文 / 黃小娟、張菊芬、謝明芳、江珮如、于劍興

八月二十三日熱帶低氣壓來襲,嘉義縣大林鎮鄰近的溪口鄉、新港鄉的低窪處皆淹水。慈濟志工李淑寶提及,溪口鄉、新港鄉交會的大排水溝,因水量過多排不及而回堵,這些水從二十三日晚間就滿溢至鄰旁的村里。她回憶,納莉颱風時,溪口、新港這一帶也是嚴重淹水。

大林慈濟醫院同仁與醫療志工一起投入備熱食、裝便當。攝影/曾雅雯

08.24

醫院同仁投入賑災
雨中分送熱便當

八月二十四日上午九點左右,接獲溪口鄉、新港鄉淹水區有熱食需求,大林慈濟醫院營養治療科全力配合,人文室召集同仁、醫療志工們投入洗碗、裝熱食、裝箱等任務,兩小時就做了八百五十份便當。

十一點左右,在慈濟志工、義消、軍方、地方首長等陪同下,賴寧生院長至溪口鄉美南村、賴俊良副院長至新港鄉埤子村、院長室張堂偉高專與教學部黃雪莉技術主任前往新港鄉海瀛村,共發放四百二十個便當,中午時還追加兩百份便當。開車前往溪口鄉的路上,有菜販看到大林慈院的車,遠遠地就雙手合十、頻頻點頭感恩。

賴俊良副院長及同仁在國軍弟兄陪同下,至新港鄉埤子村、海瀛村關懷並發送熱便當。攝影/黃小娟

賴寧生院長至溪口鄉美南村關懷及發送熱食。攝影/謝明芳

發放過程仍下著雨,水高三十至五十公分,無法分辨是路還是水溝,大家互相叮嚀盡量靠中間走,但太深的地方只能借助工具,賴院長跟隨橡皮艇旁、賴副院長則搭軍用卡車。賴院長關心慰問過程發現許多都是獨居老人,志工們記下門牌,待討論接下來要如何進一步訪視。

下午四點左右, 再送兩百三十個晚餐便當,外加三百三十個營養治療科自製麵包給溪口鄉居民當明日早餐;新港鄉的熱食數量,則尚未合計。近四百人分六條路線發放熱食、一條路線提供福慧床及毛毯,當日總共發了兩千一百三十個便當,盼能讓鄉親填填肚子暖暖胃,盡快度過難關。

急診部黃俊卿醫師( 左一) 與張愷杰、溫怡真、劉錦玉、曾雅雯、曾秋蘭、余靜容等同仁至嘉義布袋勘災與送熱食,仍一路涉水。攝影/曾雅雯

08.25

醫療隨隊安心家訪
看診也打掃

連續豪雨侵襲嘉義縣有多處淹水,尤其是嘉義沿海地區,低窪地區伴隨漲潮積水嚴重, 積水區對外交通中斷,八月二十五日星期六,尚有很多地區積水未退,鄉民忍著飢渴一籌莫展,許多鄉鎮公所回報尚有許多鄉親需要熱食,嘉義聯絡處慈濟志工、社區民眾、大林慈院同仁,以最快速度集合到中央廚房, 截止中午已準備五千五百九十八份素食餐盒,以最快速度送到每一戶淹水戶家中。

一輛輛軍車載著慈濟志工準備的熱食,一戶戶將熱騰騰的便當送給受災鄉親。慈濟志工在軍方協助下,嘗試多條路線、千迴百轉後,涉水將熱便當送鄉親手中,鄉親不禁感動地說:「謝謝你們!」。

物資打包結束,內科部曾國枝主任和劉英美護理師至東石義診。圖片提供/葉璧禎

家庭醫學部葉昌明醫師( 左) 與護理部陳佳蓉主任( 右)、藥學部李紀慧主任( 中)、教學部陳弘美行政主任,至新港鄉埤子村送物資,同時義診。攝影/陳弘美

大林慈院同仁林美秀、蔡麗敏、林昕誼、陳嬿如,外加三位志工師姊、一位志工師兄,至新港鄉為一戶鄉親整理家園,從一開始不知如何著手,到後來八人竟然能清理完畢。攝影/何姿儀

部分鄉鎮積水已退,民眾著手清掃家園,但沿海地區仍一片汪洋。大林慈院同仁這一天過得非常幸福,除了協助備熱食、發放物資、協助民眾清理家園,更要義診醫療。

內科部曾國枝主任與護理師劉英美、行政同仁、志工,坐雲豹裝甲車深入東石塭仔村圓明寺臨時避難所;新港埤子村則由職業醫學科主任葉昌明醫師、護理部陳佳蓉主任、藥學部主任李紀慧、教學部行政主任陳弘美、志工、同仁等前往;而急診部黃俊卿醫師等醫療團隊及志工,則是坐竹筏前往布袋區發放,也幫忙緩解民眾身體上的不適。

八月二十六日,首站先於布袋鎮公所義診。攝影/謝明芳

08.26
布袋義診
人能平安就是福

八月二十六日上午,賴寧生院長、簡瑞騰副院長、劉鎮榮主任祕書與外科專科護理師徐燕萍、郭瑞敏,身心醫學科專科護理師李敏瑄,健康管理中心個案管理師蔡淑蘭,核子醫學科放射師許幼青,人文室主任葉璧禎、同仁蔡永峯,帶了整車藥品,前往嘉義縣布袋鎮的鎮公所義診。

通往布袋,行經臺82 縣的東石道路仍淹水,大夥只好靠著「人工地圖」蔡淑蘭個管師的指引,繞道進入布袋鎮。蔡淑蘭是布袋人,她說長那麼大,頭一次看見這麼多軍用卡車進到家鄉援助,心頭一陣酸楚,此行,她不是回家,而是為鄉親服務。

布袋鎮公所與對面的警察局樓上,安置了來自布袋、義竹、東石等區的民眾,有些未和長輩同住的晚輩,無法得知父母親被送往何處收容所,這幾天仍到處尋找、詢問。而安置在布袋鎮公所的大多為老人家,已住了第二天,其中,有幾位鄉親身上穿的黃色衣褲,是蔡永峯昨日載來的醫院健檢中心的衣服,當區慈濟志工轉達說,他們終於可以換上乾淨的衣服,都好開心。

八月二十六日第二站,於九江社區活動中心義診。攝影/謝明芳

前往家訪的路上,能見國軍弟兄協助清掃、消毒路面。攝影/謝明芳

有鄉親見到慈濟人來關懷,心開嘴笑了,也述說起那天淹水的情景。攝影/袁明豪

在鎮公所的義診告一段落,大家轉往兩分鐘車程左右的九江社區活動中心義診。一位嫁來臺灣十五年的越南籍媽媽因雙腳泡水過久,引發甲溝炎而腫痛不已,由鄰居帶來看診。簡瑞騰副院長細心地為她消毒、抹藥,並說起甲溝炎若無處理,再拖恐變成蜂窩性組織炎,經簡副院長處理後,她安心地面露微笑離開。

賴寧生院長除了看診, 也跟隨雲嘉區志工挨家挨戶做安心家訪,劉鎮榮主祕等同仁一起投入安心家訪的行列,所關心的住戶,有的還在清掃家園,見到慈濟人到來,不禁述起當日淹水的情景,幾乎都說比二○○九年的八八風災還嚴重。「人能平安就是福!」志工們這麼安慰與祝福著,也不忘叮嚀接下來幾天會開始下雨,請鄉親要提高警覺,鄰居要互相照應。

嘉義縣東石鄉依舊有淹水未退,嘉義縣衛生局一位趙科長三度來電,希望大林慈院從八月二十七日起這一週,每日都能安排醫療團隊前往義診。只要有需要,大林慈院責無旁貸。

李玉芬護理長發現在洲仔村代天府香客大樓安置所休息的一位阿公無力起身,連忙與程培鈺督導一起將他扶起,並一口一口餵阿公吃麵。攝影/黃小娟

一位九十六歲獨居阿嬤難過地回想淹水時的情景,葉璧禎師姊連忙擁抱安慰她。攝影/黃小娟

08.27

東石鄉一週義診開始

二十七日一早醫療團隊在大廳集合,前往東石鄉洲仔村代天府香客大樓安置所及塭仔村後埔福安宮,為民眾義診,其中代天府服務四十二位民眾,福安宮服務三十一位民眾,總計服務七十三人。

急診部施樸、董庭安兩位醫師與護理部程培鈺督導及李玉芬護理長,一早在人文室主任葉璧禎及蔡永峯陪同下,抵達東石展開一天的義診。

洲仔村代天府香客大樓安置所仍有許多臨近村落的民眾,因為淹水未退,無法返家,仍留住在安置所內。聽到醫療團隊前來義診,紛紛前來就醫,第一位前來求醫的是一位劉女士,因為清理屋內,腳被破碎的玻璃刺入,沒辦法取出來,施樸醫師仔細幫她清理傷口,取出細小的碎玻璃,讓劉女士能安心回家繼續清掃。

「水淹到我的胸口,我逃出來時只來得及抓一件換洗的衣服,還有手機,其他的東西都沒有帶出來。」一位阿伯回憶起三天前淹水的情況,餘悸猶存。因為藥物都來不及帶出來,只好請醫師先開藥應急。

急診部施樸醫師與護理部程培鈺督導等人在福安宮義診,鄉親有不少是腳傷的問題。攝影/黃小娟

董庭安醫師看診時也會順便安撫阿嬤的情緒,希望她們寬心。攝影/黃小娟

董庭安醫師表示,許多民眾因大水來時慌忙離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藥來不及帶出來,或被水沖走,因此來到義診站求診。許多民眾雙腳泡水多天,搔癢不適,除了協助清理傷口,也開藥膏讓民眾帶回塗抹。

李玉芬護理長發現在安置所休息的一位阿公無力起身,連忙與程培鈺督導一起將他扶起,並一口一口餵阿公吃麵,用完餐後,阿公終於恢復元氣。一位九十六歲獨居阿嬤回想起淹水時的情景,忍不住悲從中來,葉璧禎師姊連忙擁抱安慰她「不要難過,已經過去了!」

八月二十八日上午雖然雨勢不小,仍有很多鄉親來到設於五府千歲福安宮的醫療站,陳金城副院長仔細地檢查阿嬤脫下雨鞋的雙腳,已紅腫有濕疹且破皮。攝影/江珮如

08.28
膚鄉親病苦
也舒解鬱結心情

連續四天的強降雨,二十八日好不容易積水才逐漸退去,災民們趕緊把握清理家園的時間,沒想到緊接著西南氣流持續影響,猛烈雨勢讓許多災民措手不及,大家都祈求老天爺別再下雨了。

這天由陳金城副院長帶領護理師、中醫師、藥師、心理師及志工等,至五府千歲福安宮、東崙活動中心、先天宮義診。這一路大雨不斷,沿途的軍車排成一條長龍,一輛接著一輛,大家都是心繫災民,無私付出一己之力。

原本預計在中洲活動中心設置義診站,卻因場地被水淹過後而髒亂不堪,東石鄉衛生所趕緊協助移至斜對面的五府千歲福安宮。從排桌椅、準備掛號資料、看診醫療用品、藥品等,一切從無到有,簡單的義診站,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雖然一早大雨不斷,仍有不少災民前來看病,陳金城副院長一個上午看了三十九位病人。

前來看病的災民,多數都穿著雨衣、雨鞋,其中一位七十五歲的王菊阿嬤,踏著雨鞋一跛一跛地走來廟口,脫下腳上的雨鞋,阿嬤說:「家中開始淹水之後,每天就穿著雨鞋,雙腳泡在水裡好幾天了,覺得又癢又刺痛。」陳副院長仔細地檢查阿嬤的雙腳,出現紅腫、濕疹及破皮,阿嬤接著感嘆的說,子女長大後都到北部工作,現在家中只剩下她一個人,當天發生暴雨後,水就慢慢上漲淹到腰部,許多家具都浮在水面,嚇得她好幾天都不敢睡覺。

現場還有中醫師為民眾推拿,緩解痠痛不適。攝影/江珮如

如果鄉親有心情方面等問題,由臨床心理中心陳可家主任(中)協助,透過輕鬆談話的方式與長輩談心,化解他們鬱結的心情。攝影/江珮如

在這裡,多數都是獨居的老年人,許多老人家因突然遭遇災難,情緒不佳,在義診站由陳金城副院長評估後,發現有心情憂鬱、擔憂未來等問題,隨即轉由臨床心理中心陳可家主任協助心理諮詢,透過輕鬆談話的方式與長輩談心,期盼能了解老人家心中的鬱結,陪伴他們度過難關。

現場還有中醫師為四肢痠痛的民眾推拿,解除疲勞與緩解痠痛不適。

上午結束後,接著轉至東崙活動中心、先天宮義診,下午共看了八十三人,陳副院長在先天宮時,幫忙廣播義診服務及衛生所發送漂白水訊息,許多災民們在聽到廣播後,紛紛前來看病、領取漂白水,更感激大林慈院這麼有愛心,願意前來災區為大家服務。

八月二十九日義診,團隊調整作業流程,讓診療完的民眾早點回去繼續整理家園。攝影/張菊芬

08.29
掌潭村水退
軍民合力清理家園

由於水退後民眾忙著清理家園,前來就診的民眾減少,二十九日共看診五十五人。義診團隊包括家庭醫學部孔睦寰醫師、中醫部鄭竹晏住院醫師、急診部蔡斗元住院醫師、護理部莊慧瑛督導及蔣詠薇護理師、藥學部黃健翔藥師、臨床心理中心陳可家主任等人,賴院長隨後也前來醫療站關心。

義診團隊進入掌潭村時,一路上可以看到許多大型機具幫忙重建家園,包括怪手、推土機等等,有許多國軍官兵弟兄前來協助民眾搬運大型家具,還有化學兵協助消毒環境等。

由於保安宮前的空地空間不大,且沒有足夠的桌椅可供醫療站使用,因此醫療團隊請示神明後,借用供桌做為臨時藥區,大家同心協力將醫療站設置起來。由於民眾急著回家整理家園,因此調整義診流程來加快處理速度,由醫護人員直接進行傷口的處理,其他有空的人再協助完成掛號記錄,讓民眾可以早點回家繼續清理。

全村有兩百多名村民撤離,水退後民眾忙著清理家園,國軍弟兄也進駐抽水及清掃家園,不料有國軍弟兄及鄉親在清掃過程腳遭刺傷,大林慈院醫師立即協助包紮後,並提供國軍「防穿刺鞋墊」,保護他們不再受傷。

急診部住院醫師蔡斗元分享,今天看到的病人,大部分是以外傷為主,都是一些擦傷。有一些志工與國軍弟兄在幫忙清掃家園時,搬重物受傷,其中有位志工在協助清理照顧戶家時,一進門滿地都是虱目魚,於是展開救魚行動,手指卻被魚刺刺傷前來看診,醫療團隊有些擔憂,給予包紮後,提醒志工如果有接續腫脹,一定要趕快回到醫院就醫。

阿公一邊接受治療,一邊激動地向賴寧生院長等人說起水患當時的情形,而且他們三天只吃了兩餐,接著由蔡斗元醫師等人送阿公回家。攝影/張菊芬

為腳受傷的國軍弟兄上藥包紮後,他們又回到救災隊伍中繼續任務,下圖軍人手上拿著剛收到的防穿刺鞋墊。攝影/張菊芬

孔睦寰醫師(中)與臨床心理師陳可家(右)一起聽鄉親說說話。攝影/張菊芬

天色暗了,慈濟醫療站及軍人的清掃也準備收隊結束忙碌而充實的一天了。攝影/張菊芬

還有一對父子,是五十幾歲的先生牽著一輛腳踏車載著八旬父親來到醫療站,據阿公說前一天血壓飆高到兩百,到醫院掛急診才退下來。慈濟志工吳漢文家訪時見父子皮膚潰爛,告知在保安宮的義診訊息並陪同前來,由醫師做消毒、清潔、包紮處理。楊阿公家是三合院,為了守住家園,沒聽兒子規勸未及時避難,直到淹水時他獨自一人走了一個小時才到兒子家,淹水一退兒子立刻來打掃,三天只吃了兩餐,院長賴寧生得知馬上先給老人家麵包果腹,再由蔡斗元醫師、志工吳漢文等人陪同他們回老家去,只見牆面上水漬斑斑痕跡,以及泡水多日的家具,兒子指著淹水的高度,述說著八八水災驚恐的情形,以及這回第二次的大淹水無奈的心境,揮別這對父子,斗元醫師再次叮嚀下午再來回診換藥,人文室葉璧禎主任趕緊張羅便當帶過去給他們。

有位民眾因為被重物壓傷,疑似骨頭有裂傷,報備給衛生所護理人員緊急叫救護車送到醫院檢查。

賴寧生院長代表慈濟基金會贈防穿刺手套與防穿刺鞋墊給救災的國軍,還俏皮地合掌留影。攝影/施哲富

何怡慧中醫師為鄉親針炙。攝影/黃小娟

08.30
當救災者的後盾
往需醫療者的家裡去

大林慈院連續第七日前進東石鄉提供醫療服務,八月三十日共服務六十三人。

得知國軍弟兄清掃時受傷,慈濟基金會特地捐贈國軍一批防穿刺鞋墊及防穿刺手套,上午在東石鄉掌潭村保安宮,由賴院長代表,將兩百五十雙防穿刺手套及三百雙防穿刺鞋墊捐贈給協助清掃的國軍官兵,由陸軍南測中心少將指揮官劉沛智及官兵代表接受。劉指揮官感恩慈濟大愛精神,強調官兵救災將全力以赴。

義診團隊包括整形外科許宏達醫師、中醫部何怡慧醫師、急診部蔡斗元住院醫師、藥學部林秀如藥師、護理部曾如玉、李荔芳、葉倫嘉、人文室主任葉璧禎、蔡永峯等人,分別在掌潭村災難服務站及保安宮設置醫療站。

一位由高雄前來支援抽水作業的年輕人,已經六天沒有回家,一直睡在車上,因為前幾天右腳大拇指受傷,加上泡水多日,指甲已經掀起,許宏達醫師檢查後建議幫他拔除,施打麻醉針後,動作俐落地幫他將翻起的指甲拔掉,並為傷口消毒、包紮。許宏達醫師殷殷叮囑他,盡量不要碰水,讓傷口有時間復原。

何怡慧醫師看到老人家因為擔心財物損失,加上身體狀況本來就不好,頭痛、失眠、焦慮不安,會頭暈、喘、悶等,她以中藥幫民眾養元氣、調整自律神經、改善失眠,讓他們有體力可以繼續災後重建工作。

醫療站也是救災者的後盾,有些志工也因連續賑災多日而出現疲累症狀,圖為許宏達醫師與曾如玉護理師協助緩解一位師姊眼部不適。攝影/黃小娟

林秀如藥師發現定點醫療站有助於讓忙著清理家園的鄉親長者關注自身健康。攝影/黃小娟

警員特地帶著慈濟團隊找到了需要醫療又不方便出門的鄉親家。攝影/黃小娟

護理部教學護理師曾如玉是第一次到災區義診,因為從小都是住在漁村,下雨淹水的情況常常發生,但這次參加義診,開始感受到使命感。如玉分享,有一個老阿公,說話聲音很小聲,醫師、志工很用心,慢慢聽他講,了解他的需求,讓他可以接受所需的照顧。

林秀如藥師以往都是參加人醫會的往診,她說:「這是第一次參加義診活動,我發現老人家在重建家園時,對於自己的身心健康可能沒有那麼在意,但是如果有一個定點可以去關心他們的話,他們其實是很需要被照顧的。」設置在掌潭村災難服務站的醫療站因前往就醫的民眾較少,同仁葉倫嘉利用空檔協助服務站發放物資,覺得很充實。

中區人醫會洪啟芬醫師則是因二十六日回花蓮時聽到上人說「想到這些鄉親生活在泥濘裡,很不捨」,三十日中午結束南投草屯診所的門診後,隨即南下加入義診行列。

由於安心家訪時陸續發現民眾有醫療需求,無法外出就醫,葉璧禎主任協調蔡斗元醫師及許宏達醫師分別前往往診。蔡斗元醫師前往布袋鎮貴舍里探視腳痛的陳阿公,由於當地位置不好找,志工們沿途問路,巧遇熱心的員警親自開車帶路,讓大家順利找到阿公家,真是警民一家親。陳阿公可能腳扭傷疼痛,加上失智症表達不佳,蔡醫師除了細心幫他上藥,也鼓勵他多走出家門,讓心情更開朗一些。志工準備了餅乾、泡麵、便當、水果等,提供給陳阿公及阿嬤,阿嬤感動地說:「謝謝你們這麼盡心!」

許宏達醫師前往布袋鎮過溝里頂厝,前後為三戶、四位老人家診治,長輩們有人因腳泡水而有濕疹,也有人因連日打掃而腰痠背痛,許醫師將帶來的藥品贈送給他們,並與志工們陪同老人家聊聊天,談談淹水的狀況,希望有助紓解他們的心情。

看診現場,少不了護理師林詩淳( 上圖) 和葉曉青( 下圖) 的大大協助。攝影/謝明芳

08.31
人潮漸少
醫療仍在

嘉義縣東石鄉掌潭村保安宮裡的廣播響起,慈濟志工邀約鄉親父老,可前來保安宮廟口看診。經過前幾日的義診,今日人數明顯減少,但仍有一些因清掃受傷或筋骨痠痛而前來就診的民眾。

接近中午,護理部林詩淳督導從另一處醫療站,帶來了一位手指割傷的女士,四位急診部醫師( 一位主治醫師、兩位住院醫師、一位實習醫學生),連同一位骨科部住院醫師,都上前圍了過去,為了就是好好處理那還在流血的手指。

「妳這五年內,有打過破傷風嗎?」『沒有。』醫師們仔細地處理傷口,急診部葉曉青護理師為她施打破傷風疫苗,在後線的藥學部郭孟璇代理組長,以及在旁協助的中醫部鍾郁蓉住院醫師,很快地為她備好帶回的藥膏與棉棒。包紮過程,女士不時向大家說謝謝,謝謝有這一群醫療人員在這裡。

昨日值班,今日參與義診,下午四、五點還要趕去瑞里醫療站進行假日急診服務的急診部急診醫學科黃俊卿主任,不覺辛苦,「民眾有需求,還是會過來義診,這是急診的義務。」急難救助經驗豐富的黃主任,曾參與八八風災的瑞峰及瑞里設置臨時醫療站,也去過尼泊爾大地震的賑災義診。他很鼓勵住院醫師多多參與,而今日來了兩位急診部住院醫師和一位實習醫學生,都是自動自發,前幾天就報名,儘管剛值完班,依然精神抖擻,溫柔傾聽鄉親的主訴。

急診醫學科黃俊卿主任遇到一些外傷或需要慢性病藥物的長者。攝影/謝明芳

藥師郭孟璇一個人要處理所有人的藥物與說明使用方式,真的很忙碌。攝影/謝明芳

安心家訪義診,鄉親終能綻放笑容。左為林名男副院長。攝影/林郁甄

09.01
醫病更療心
家訪送祝福

「各位里民,慈濟來義診,佇龍山宮邊仔的活動中心,免帶健保卡,趕緊出來、趕緊出來!」週六早上,布袋東港里街頭的擴音器震天價響地播放著。里長一看到林名男副院長帶領的團隊來到活動中心,趕緊過來問清楚義診的「眉角」,轉身就回去幫忙放送,讓里民趕緊來看病。

護理部督導張玉芳、藥學部主任李紀慧默契十足地領著幾位利用週末參與的護理同仁,快手快腳地搬桌移椅、整理藥材,沒幾分鐘就布置好掛號區、看診區、領藥區,原本空蕩蕩的活動中心搖身一變成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醫療站。

看到里民踏進醫療站的那一刻,玉芳和護理夥伴啟動「戰鬥」模式,熱力十足的招呼填寫基本資料、關心水患以來的身心變化,接著再轉給一旁的林名男醫師進一步問診。

七十五歲的邱阿嬤步履沉重的走進醫療站,頭暈、眼睛不舒服的她,想到家裡淹到膝蓋高的水就眼眶泛紅。林名男醫師握著阿嬤的手,叮嚀著這陣子很「操煩」,容易覺得暈,遇到大水也是沒辦法,要放輕鬆。

藥學部李紀慧主任教完怎麼用藥後,總會再陪一下阿公阿嬤。攝影/于劍興

住在東港里的吳阿嬤,接到德俊師父致贈的祝福禮,頻頻點頭道謝。攝影/江珮如

李紀慧的領藥區放了一張椅子,原本應該是為了調藥劑時坐的,但她從醫療站開張以後就未曾坐過。從林名男醫師看診開始,紀慧就關心地跟著一旁,然後再一路陪著、扶著身體不舒服加上心情不好「雙重病症」的阿公、阿嬤走向領藥區,然後順勢讓他們坐下來。給了什麼藥、如何使用?紀慧清楚地交代完,但看到阿嬤頻頻拭淚,她或站、或蹲地陪在一旁,輕拍著他們的背,直到心情平復了些,臉上的線條柔和了點,再慢慢地送他們離開醫療站。

八二三水災連日淹水退去,但民眾難過驚恐的心卻難以平復。慈濟基金會與人醫會、大林慈院於九月一、二日一連兩天展開大規模的義診,並由靜思精舍常住師父帶領展開布袋、東石的「安心家訪」,來自靜思精舍的十位常住師父帶領雲林、嘉義、彰化的慈濟志工展開兩天的安心家訪行動,經慈濟志工彙整村里長回報的路線後,今天先進行布袋鎮的家訪,包括東港、振寮、考試、菜埔、永安等五里,由慈濟志工與大林慈院同仁約五百人,分成四十二條動線走訪一千四百戶受災的鄉親。

「虔誠祝福人人平安,家家吉祥!」家訪時,慈濟志工送上來自證嚴法師的祝福卡,並有可簡單沖泡即食的麥片、五榖粉,日常生活必須的盥洗物資,安身且安心。

中醫部針傷科葉明憲主任幫鄉親針灸、推拿、整復、放鬆肌肉,讓他們緩解痠痛後可以繼續回去忙碌。攝影/張菊芬

泌尿科盧誌明醫師與何雅育護理師跟著訪視志工前往一戶人家進行醫療關懷。攝影/張菊芬

09.02
醫療團隊愛綿延
愁容鄉親展笑顏

擴大安心家訪義診第二日,大林慈院二十二位職志同仁投入,關懷嘉義縣東石鄉十個村近三千戶,開設十個義診區,除參與志工的居家關懷動線,期間也搭配嘉義縣衛生所安排的義診定點;另有六十位同仁及眷屬分頭在塭仔、洲仔、東石、西崙、圍潭、東崙、港墘、網寮、掌潭、猿樹村設置醫療站。全院動員二百零三人,共服務了八百一十六人次的鄉親。

當醫院要成立醫療團隊參加義診時,護理部陳佳蓉主任主動迅速動員護理師協助此次義診,由於藥師、心理師人力較少,護理師有時需要臨時補位,協助醫師換傷口、領藥,有時也要巧妙地扮演心理師,讓民眾的恐懼悲傷可以釋放。

最令人感動的是醫院的藥師,每天義診回來,藥品都需要再經過一番整理,即使到晚上八、九點,還是使命必達,藥整理好送到人文室,讓隔天很早就出門的義診團隊到現場無後顧之憂。

院長賴寧生幾乎每天都來到災區,醫院最後一次的義診,院長更巡迴十個醫療站,鼓勵所有醫療團隊。

七、八十歲的老人家,多數肩頸、膝蓋疼痛,大林慈院在港墘三王壇駐站,中醫部針傷科葉明憲主任立即幫他們針灸、推拿、整復、放鬆肌肉,讓他們痠痛得到緩解,可以繼續回去忙碌。

在港墘義診中心,志工回報去安心家訪時發現有一戶需要往診。由泌尿科盧誌明醫師與何雅育護理師跟著訪視志工們,一起前往醫療關懷。

盧醫師一一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最後拿起紙筆詢問阿公的身體狀況:「你有哪裡不舒服嗎?」阿公看著字,搖搖頭表示沒有不舒服的地方。盧醫師評估,因為這家人有在其他醫院就醫、經濟上也沒有什麼問題,醫療的部分就按照常規即可,環境的部分,就由慈濟志工協助打掃。

大林慈院仍於掌潭村的保安宮前設置醫療站,持續為鄉親服務,大雨過後創傷症候群症狀開始出現,急診部侯鐘閎醫師除了忙著為受傷的老人家處理傷口,也走出義診現場,跟隨精舍師父做安心家訪,希望能陪伴鄉親走過夢魘。

志工手提祝福禮,在圍潭村長的帶領下,一戶一戶探視鄉親,一位老人家說:「因為堤防溢堤,所以水才會淹進我們村裡。」大家聽著老人家細說前幾天的淹水情況,盡速安撫他的心靈。

來到阿嬤家,侯鐘閎問阿嬤身體狀況如何?阿嬤表示,「有時候睡一睡、睡不著,有時候睡著了,也是眼睛睡而已。」侯鐘閎說,其實很多阿公、阿嬤都很獨立,但他們的心理是需要人家的稱讚與協助。

醫療團隊結束義診的回程中,遇到路上車禍的民眾,醫師隨即為受傷的機車騎士進行處理,等待救護車到來。

大林慈院連續十日於掌潭村保安宮設置醫療站,九月二日義診最後一天,急診部侯鐘閎醫師等人在結束時回程遇車禍,立刻投入急救協助。攝影/陳弘美

林庭光醫祕看診的一位阿嬤希望醫師能前往家中看她行動不便的老伴,一行人隨即出訪。攝影/謝明芳

泌尿科鄭文炫醫師等同仁,於圍潭村義診和往診。攝影/曾雅雯

九月一日特地從花蓮回來大林的林媽媽,醫療志業執行長夫人洪琇美,也投入此次義診行,與林庭光醫祕等同仁在塭仔村服務鄉親。這一天,村裡正好辦理受災補助的申請,拜訪村長後,讓義診站也能設置在活動中心內,減少鄉親們在大熱天底下候診的不適。

在東崙村中洲福安宮義診的急診部主任暨教學部副主任李宜恭表示:「我跟我們的醫師說,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急診是在第一線,但還不夠,我們要到最前線的災難現場。」所以,急診部醫師們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之餘,這幾天也到前線幫助鄉親。八、九月正好是新進醫師報到,於是,李主任把握最好的教育機會,帶了兩位急診部住院醫師到東石鄉「上課」。

一群人愛的力量相聚,陪伴鄉親走過困境,而大自然的力量令人敬畏,每次災難都是一種警惕,需要眾人戒慎虔誠、敬天愛地。

李宜恭醫師(中)說急難醫療是急診醫師的天職,也趁機帶住院醫師來東崙村義診,現場學習。攝影/張菊芬

住院醫師黃禮文在林執行長夫人慈聯師姊協助下為一位全身多處外傷的阿嬤處理傷口。攝影/謝明芳

心臟內科林志達醫師至猿樹村往診。攝影/李敏瑄

雲嘉南人醫會陳昆豪醫師於安心家訪時也為鄉親看診。攝影/蔡永峯

大林十八轉大人 居家關懷分送愛【人醫心傳第177期 - 特別報導1】

文/江珮如、黃小娟、謝明芳、蘇美玲、李玉如、吳淑麗、林鼎傑、張菊芬

為慶祝大林慈濟醫院啟業十八周年,醫院結合了雲嘉南區慈濟人醫會醫師、護理師、藥師、志工,在七月十五日深入鄉里,到行動不便的病人家中關懷。此次帶領醫療團隊的院長賴寧生說:「有苦的人走不出來,我們就要走進去,在人與人的單純互愛與感恩中,更深刻體會醫病、醫人更醫心的醫療情懷。」

當日上午八時,近二百位醫護、藥師、志工在醫院大廳集合,分十九條路線前往雲林縣及嘉義縣、嘉義巿等,足跡踏遍偏遠鄉間與街市暗角。慈善訪視有醫療做後盾,感恩雲嘉南區人醫會投入往診至今十四年。

醫師來家裏 看病有信心

賴寧生院長等一行人來到嘉義水上,關懷了幾位慈濟志工,其中有位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林師姊,有骨質疏鬆及血小板過低的問題,但她認為身體無太大病痛,且一方面擔憂長期服藥會導致骨鬆,以致許久未再回診風濕免疫科。

賴院長是風濕免疫科專家,他拉起林師姊的手檢查、摸摸她的關節,看她左手有點腫,直叮嚀她一定要回診再做詳細檢查,才能把類風濕性關節炎控制好。林師姊笑一笑,說起她有一對雙胞胎女兒罹患白斑症,其中的姊姊正好在家。由於姊姊本身有服用其他藥物,擔心又要吃很多藥導致就醫意願不高,但賴院長說明,只要免疫系統照顧好,或許其他疾病也可解決,就不用吃那麼多藥,讓她終於有了信心。

賴院長感恩緣分能遇到這一家人,同時了解到我們自己的師兄師姊不一定有正確的醫療認知,他有感而發說,「(社區)愛灑我們已經做十八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們辦了一百五十七場,我覺得我們要更加強。」

賴寧生院長拉起林師姊的手、摸摸她的關節,看她左手有點腫,直叮嚀她一定要回診再做詳細檢查,才能把類風濕性關節炎控制好。攝影/謝明芳

大林慈院中醫部住院醫師陳韋任叮嚀志工師姊日常生活保健。攝影/陳麗君

楊昌蓁醫師及游斯評護理師幫黃先生的傷口換藥。攝影/黃小娟

福在深山 心靈饗宴

另一路線的第一站是在嘉義市內民生南路巷內居住的資深志工,八十多歲的林蕭來富原住竹崎鄉,是竹崎環保站固定投入的志工,但因去年在大林慈院脊椎開刀二次,住院三個多月,事後行動較不方便,就搬到市內兒子家居住,見到醫護人員到來非常高興,一直招呼大家:「坐下來,吃水果,看甜不甜?」

大林慈院中醫部住院醫師陳韋任參加人醫會居家健康關懷五年了,他關心來富師姊的身體狀況,幫她按摩手腳,也教導看護平日可以照做當復健。陳醫師叮嚀來富師姊,坐太久會造成脊椎負擔,護腰不要戴整日,前來關懷的志工也讚歎來富未開刀前是很精進的志工,無論是環保、香積,都非常投入,是志工們學習的典範。

車子繼續在彎曲的山路中前進,到了竹崎鄉文峰村羨仔寮鄭秋華的家,秋華因在環保站做志工時不小心摔倒,到大林慈院就醫,才發現胸部有陰影,開刀後檢驗是良性。秋華很積極投入環保,家雖在交通不便的山上,術後恢復健康後,仍步行半小時坐公車到竹崎環保站做分類工作。

藥學部代理主任李紀慧說,醫藥人員與病人的互動很少,幸能參與居家健康關懷活動,「走出來付出,重新體驗人生的意義!」陳韋任醫師也在往診關懷病人中體驗了「福在深山中」的真意,回來後便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傳頌給社區民眾聽,邀約更多人加入慈濟一起行善。

真心呵護 關懷鼓舞生命熱情

骨科部主任楊昌蓁與護理同仁游斯評、人醫會藥師闕杏芳及志工等前往嘉義縣六腳鄉、中埔鄉關懷照顧戶及法親。第一站關懷六十四歲的黃先生,是人醫會長期關懷的對象,楊醫師及游斯評看到他皮膚有多處傷口,立刻為他處理、換藥。黃先生也熱情地與大家話家常,他因雙手無法活動,談及自己用嘴打開泡麵、用腳寫字等生活獨立的方式,還有他樂觀的態度令人佩服。

八十九歲的張師姊看到眾人前來探望,十分歡喜,她向楊醫師表示自己全身痠痛,楊醫師懷疑可能是骨質疏鬆造成的痠痛,建議她就醫做進一步檢查,若確認為骨質疏鬆,可用藥物改善。張師姊早年承擔醫院醫療專車工作,協助社區民眾到大林慈院看診,並且投入社區環保回收,近年因家庭變故鮮少再投入,志工們的關懷讓張師姊重展笑顏,試著走出來。楊昌蓁醫師表示,每次參加居家關懷,心理上都會有所收穫,非常感恩慈濟志工發掘很多隱藏在暗角有需要的人,讓大家來關懷。

藍英明醫師握著周秀枝師姊的手靜靜把脈,「很好!丹田有力,身體正常。」攝影/江敏華

甘蔗姊回眸往事
視不明仍想付出

大林慈院中醫部藍英明醫師、人文室葉璧禎師姊帶領眾人關懷斗六地區的慈濟法親。一夥人來到周秀枝師姊家,她的視力已模糊,但聽力、腦力卻很清楚,藍醫師、志工們才一進門,即說:「你要來幫我把脈嗎?」她還高興地摸著每一位的手,一一點名。

言及大林慈院,就會令人想起人稱「甘蔗姊」的周秀枝師姊,當年蓋大林慈院時,她以削甘蔗賣甘蔗來募集愛心十多萬元,幫上人蓋醫院,她愛慈濟做慈濟,早期還與葉璧禎師姊投入環保,「璧禎師姊開貨車,一袋袋的資源由我堆上車疊著……」回眸往事,甘蔗姊滔滔不絕地說著,精神都來了。

藍醫師握著秀枝師姊的手靜靜把脈,「很好!丹田有力,身體正常。」周秀枝師姊高興地笑了,摸摸自己的頭髮說,因為眼睛看不見,天氣又熱,所以把頭髮剪短了,比較好梳理。但是說完心情有些落寞。感受到她的心情,眾人告訴她上人即將來雲嘉行腳,邀約她來與上人溫馨分享。葉璧禎師姊以一個溫馨的擁抱祝福她,「上人也會想看( 像您) 這些年長的委員。」

大林慈院腸胃內科曾國枝醫師,幽默風趣的招呼語,打破初次見面的陌生感。 攝影/陳宏宜

幽默風趣的緣投仔醫師

「周先生你好,我是大林慈院最緣投仔( 臺語) 醫生。」大林慈院腸胃內科曾國枝醫師,幽默風趣的招呼語,引來大家的笑聲,馬上拉近彼此距離。曾國枝醫師此次參與雲林第十二條動線往虎尾土庫出發,上午六點從臺南過來的曾國枝醫師,共走訪了四戶人家。

其中一位是中風的周先生,平時會聽廣播電臺亂買成藥,曾醫師特別檢查他的藥,發現房間一角堆了好幾包藥物,仔細檢查發現大林慈院開的藥物,有三種藥物是非常昂貴且能疏通血管的藥物,比他平時用的健康食品還要好,於是曾醫師用心地拿起筆,在他的藥袋上做記號,早上要吃的就畫圈,中午及晚上不用吃就畫叉,讓周先生非常清楚藥物的用量及時間,能準時吃藥,減少中風復發。

獨居的林女士,十六歲時因家中一場火災導致驚嚇過度而無法言語,至今如同啞巴,先生往生後獨居,平常三餐有問題,吃的都是一些臭掉的食物。所幸現在有政府的長照關懷,星期一至星期五有提供餐飲,但她沒吃完常捨不得丟棄,曾醫師請林女士要注重飲食衛生及按時吃飯,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囑咐她「有糖尿病,有血糖的問題,三餐要正常吃,吃藥才有效。」感受到曾醫師的關心,她開心地拉著曾醫師要一起合照,並帶曾醫師到她的房間看尿桶,從尿液的起泡情形來了解她的身體狀況。

曾醫師有智慧地以幽默方式與照顧戶親切溝通,讓每戶家庭笑聲不斷,也讓照顧者及病人都能適時得到心靈的開解,願意聽從醫師的指示用藥及回診。

復健科組長蔡明倫在〈美麗晨曦〉的樂音下,帶領選手在院慶路跑前,放鬆筋骨做伸展操。攝影/王翠雲

新手爸爸吳秉南,最終以四十三分五十秒完賽十公里路跑,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攝影/王翠雲

院慶路跑 響應環保愛地球

八月四日清晨,二千多位同仁及眷屬、慈濟志工、社區民眾等,一起參與院慶路跑活動,為醫院慶生。活動分為十公里競賽組,以及五公里健康組,今年並搭配舉辦環保愛地球活動,邀約大家一起響應環保、跑出健康。

路跑的環保愛地球活動,除了路跑衣服是採用大愛感恩科技寶特瓶製作的馬拉松路跑衣,在終點站還設有整合型智慧醫療Line 服務、同仁自製環保清潔劑,以及環保九宮格、環保套圈圈、環保十字口訣等闖關遊戲,沿途的補給站也推動「自備環保杯,一杯到底」,鼓勵大家自備環保杯,一同響應清淨在源頭,環保愛地球。

旭日東昇時分,復健科組長蔡明倫在〈美麗晨曦〉的樂音下,帶領選手在院慶路跑前,放鬆筋骨做伸展操,臉上懸掛著笑容一起為醫院慶生。開跑前,跑者齊聲念著展望未來的精神標語:「大林十八轉大人,合和互協向前行,志工菩薩來牽成,精準醫療永傳承」,稍後,院長準時在五點半鳴槍開跑。

沿途貼心補給站
為選手補充體力

大林鎮的鄉村小徑上,湧入一個個選手,在路口處有志工貼心地拿著指揮棒,指引行進的方向,也有志工用環保杯代替紙杯、寶特瓶,給選手補充水分,另外也有啦啦隊拿著加油棒敲打,為選手們加油。

報名十公里路跑的腎臟內科主任蔡任弼說,慢跑前最好補充三百到五百西西的水分,以避免在跑步中脫水,慢跑之後每二十分鐘再補充一次水及電解質,直到排尿的顏色呈現透明微黃,水分才算是足夠的。另外,他也提醒大家,炎熱的天氣記得喝水一定要足夠,除了預防脫水,還能減少泌尿道發炎、腎結石等症狀出現。醫院共設有五個補給站,在最後的三站更提供了電解質飲料、香蕉、鹽巴等,都是避免腳抽筋的貼心方式。

路跑揮汗促健康
邀約同仁多運動

一步步踏實踩在大林的鄉村小路上,從晨曦到太陽從山頭露出臉來,將跑者的影子拉成長長的細線。服務於醫院教學部的吳秉南,雙腳不停地交換著,汗水從毛細孔噴出,協調的呼吸聲和著跑步聲,一馬當先往前跑。

他分享,路跑運動是很愉快的,尤其在大林鎮這個地方是很適合跑步。運動能增加腦內啡活化腦部,對於平時教學研發的工作,有很大的助益,也可營造和諧的家庭氣氛,希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喜歡上運動,達到身心靈平和。

這次他也邀請爸媽、太太及十個月大的孩子及高雄的親戚參與,高雄的親戚為了參加院慶路跑,凌晨兩點多就起床開車北上,更令人興奮的是,都順利完賽。新手爸爸吳秉南,最終以四十三分五十秒完賽十公里路跑,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姚曉霈十年前開始路跑,從走走停停到後來可以跑一個小時,心跳也從一分鐘跳九十幾下到現在心跳只有五十幾下,跑完全程無比的舒暢。

因她平日的訓練,去年獲得十公里女子組第一名,今年以四十八分四十三秒完賽,再度蟬聯冠軍,但讓她更開心的是,平時有些同仁並沒有運動的習慣,藉由這次院慶,邀約同仁一起來運動。

她開心的分享,這次的環保馬拉松運動衫是由大愛感恩科技以寶特瓶製作完成的跑衣,材質透氣、剪裁漂亮、且舒適,她覺得寶特瓶可以重製再利用,是環保愛地球的行動。志工何照容穿著護腰,一步一步地走完五公里的路程,她歡喜地分享環保馬拉松運動衫很舒適透氣,不同於她過去所穿的運動服。以前只要流汗,衣服就會黏在皮膚上,但這次的跑衣穿起來很舒爽,日後在平時運動或上課也能穿著。

嘉義區慈濟志工在路跑終點處擺攤宣導「愛地球很簡單一三五;愛自己更簡單二四六」。攝影/張菊芬

愛地球很簡單一三五
愛自己更簡單二四六

慈濟嘉義區志工在終點處擺攤宣導「愛地球很簡單一三五;愛自己更簡單二四六」,並準備以檸檬油與起泡劑做成的環保清潔劑與眾結緣;「一三五」是指一筷省水、蔬食三好、隨身五寶;「二四六」心靈環保則是指行善、行孝不能等,慈濟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以及六字箴言:屋寬不如心寬。

雲林斗六環保團隊則帶來環保十字口訣,志工歐柏銘手指環保海報,介紹環保五R(減量、重複使用、修理、拒用、回收再用),更推廣隨身五寶,場面非常的熱絡,同時也祝福大林慈濟醫院十八周年生日快樂。

跑者中有人致力於環保推動,更有人力行環保落實於生活中,企劃室林靜宜,自二○一一年參加《慈悲三昧水懺》經藏演繹開始茹素,身體也變得更健康,因入經藏的因緣讓她體會到「因緣果報」的可怕,也為愛地球,更堅定茹素的理念,出門五寶隨身帶「杯、碗、筷、袋、手帕」,讓大地淨化。

助人是慶祝院慶的好方式,八月十一日由賴寧生院長帶領同仁到林內鄉的詹先生家,為他打掃出一個乾淨的家園。攝影/葉璧禎

走出白色巨塔 清掃出乾淨家園

位於林內鄉一處偏遠民宅,住著一位患有癲癇的詹先生,因手腳會不自主顫抖,無力打掃家園,造成居家環境惡臭、髒亂。大林慈院同仁發揮愛心,八月十一日由賴院長帶領同仁及家屬前往關懷、打掃。

一抵達目的地,映入眼簾的是屋外堆積如山的廢棄物,與一旁飼養的山羊排泄物味道交雜著,不時傳出陣陣惡臭味。大家在分配任務後,隨即動手清理,首先將屋內堆疊的雜物搬到外面,同時一邊做好分類,而陳年的雜物堆裏,包括衣服、照片、家具、廚房用品、垃圾等,因長期未整理而導致發霉、腐爛。雖然過程中地上會竄出蟑螂及死老鼠讓大家驚聲尖叫,但眾人仍發揮團隊合作精神,讓屋裏屋外都煥然一新,使每位參與者都充滿著成就感。

賴院長說,醫療人員走出白色巨塔後,也能發揮十八般武藝,從無所求的付出中獲得歡喜、感受同理之心,回到醫療崗位上更能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

風濕免疫科朱美綺表示,現代的孩子很少有這種機會走出來看見苦難,雖然女兒才三歲大,但她也會幫忙做家事,這次全家人出動,藉由親身體驗,能讓孩子學會更加惜福,家人之間的感情也變得更好了。

第一次參加打掃的骨科住院醫師江晏昇,在學長及學姊的鼓勵下參與活動。由於平時的醫療訓練都在無菌的環境下完成,第一次看見如此髒亂的居住環境,除了驚訝之外,並體會走出醫院才能看見社會中的陰暗角落,需要更多資源來幫助他們,醫生不是只有幫病人開刀治病,也能用這雙手協助走不出來的苦難之人,重新建立新家園。

完成打掃後,大林慈院也贈送了椰子床、棉被、枕頭、櫃子等,讓詹先生恢復乾淨、清爽的舒適環境。詹先生雙手合十、哽咽地感恩大家,謝謝這群充滿愛心的慈濟人,讓他達成擁有乾淨家園的夢想。

八月十三日,於大林慈院大廳還有熱鬧的院慶蛋糕慶生及各部門的溫馨下午茶時光,為大林慈院十八周年慶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

八月十三日於大林慈院大廳的院慶蛋糕慶生,熱鬧溫馨。攝影/張菊芬

【人醫心傳第162期 - 慈濟醫療誌】大林慈院 護師節傳愛心

平時照護病人的大林慈濟醫院護理師們,特地在屬於他們的護師節前夕舉辦二手跳蚤愛心市集,邀請社會大眾一起加入「二手惜物、雙手傳愛」活動,援助國際難民,度過一個不一樣的節日。

20170508scIMG_0713_86188.jpg

大林慈院在護師節前夕舉辦二手市集,護理部主任陳佳蓉(左五)以及多位督導、護理長出錢出力、共襄盛舉。攝影/陳妙文

白衣天使總動員 凝聚愛的力量

五月十二日是國際護理師節,大林慈院護理部希望藉由護師節各項活動,一起傳愛到國際。五月八日起,一連三天舉辦的二手跳蚤愛心市集,為吸引更多的人潮,除了募集家中可用的日常用品,各種時尚服裝、鞋子、飾品、鍋碗瓢盆、各式包包等,還有醫護同仁利用休閒時間,在醫院「愛心農場」種的有機鳳梨;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也積極主動地加入愛心行列,再加上北區慈籃隊製作二百八十盒巧克力米菓,一起支援此項活動。

護理部陳妙文督導表示,「每個人家裡總有一些沒有機會用到的物品,給大家一個『斷捨離』又可以廣結善緣做愛心的機會,讓這些物資得以延續物命。」她更是自掏腰包,請心蓮常住志工炒一大鍋的炒麵以及炒米粉、還有素丸子竹筍湯,讓民眾有更多樣的選擇。

心蓮病房程裕藍護理長,每年積極參與各項護理師節活動,「可以聯繫同仁間的情誼,又可做好事,當然然要參加。」護理部各級主管主任、督導、護理長都認為是整個護理部的事情,只要手邊稍有空閒,都會主動下來幫忙,人人心念相同,就沒有成就不了的事情。

201705095005_87952.jpg

賴寧生院長來到位於大廳的跳蚤市場,捧場並加油打氣。攝影/張菊芬

自願到現場幫忙的健康管理中心護理長江欣虹,害羞地喊「來喔!來買炒麵、炒米粉!」一旁學姊示範說:「妳要大聲一點,人家才聽得到。」不一樣的體驗,讓欣虹覺得特別開心,除了學習膽識以外,更能聯繫同仁間的感情,付出自己小小的一分愛心,幫助受苦難的人民。欣虹表示,五月是護理師的大日子,除了嘉義縣護理師護士公會表揚優良護理師以外,醫院內部也會針對優秀的護理同仁作表揚,精舍、醫院、公會都會送來很多結緣品,在臺灣的我們真的很幸福。

全球除了氣候變遷以外,國際局勢也瞬息萬變,有些地區的人民長期處在飢餓當中。慈濟一直都在援助臺灣本島貧寒家庭,但是身為佛教徒,對於國際難民所受的苦,同樣深感不忍。二手市集以行動匯集大家的愛心,積沙成塔,凝聚成一股愛的力量,也希望能藉由護理師節,一起幫助國際難民。(文/張菊芬

期望明天有一點點改變【人醫心傳第188期 - 社論】

文/賴寧生 大林慈濟醫院院長

DSC4436_c2aaf.jpg

二○一九年三月,熱帶氣旋伊代侵襲非洲,造成東非辛巴威、馬拉威、莫三比克嚴重災情,慈濟非洲志工跨國前往受災三國關懷,並陸續從海外各區獲得慈濟提供的各項賑災資源與醫療。慈濟醫療志業花蓮、臺北、臺中、大林等四家醫院的院長及多位醫師都參與義診團,在五月前往東非義診,一共四天的義診行程,義診團總共看了近五千位病人,而當地醫療資源的匱乏也讓義診團成員十分震驚。這是慈濟在非洲第一次義診,從莫三比克出發,雖然壓力極大,但意義相對重大。

莫三比克獨立至今只有二十四年,土地是臺灣的二十二倍,醫師卻不到三千人,醫療資源非常缺乏。在我們抵達當地時,世界衛生組織才剛剛把霍亂控制住,因為水資源遭受污染,許多人連洗澡、刷牙都非常困難。根據當地衛生部門的統計,全國人口有百分之二十感染愛滋病,而當地醫學生更表示,到醫院就醫的民眾,幾乎九成有愛滋病,此外瘧疾、霍亂、肺結核等傳染病都非常常見,面對這樣的狀況,慈濟的醫療要怎麼進到當地,這次是全新的經驗。

此行是自醫學院畢業四十多年以來,行醫生涯中最震撼的一次。在莫三比克義診第一天,就診斷了醫療生涯第一例瘧疾病人,一位年輕女孩前來看診,十分虛弱地趴在桌子上,當地醫學生建議做瘧疾的檢驗,果然確診為瘧疾陽性。當天一個早上,就看了七個瘧疾病人,臺灣很多醫師行醫,可能一輩子都不一定能看到,在義診第一天,就有一個非常大的震撼。

在當地的第二個震撼,是當地的醫療資源非常不足,很多人從未看過醫生,有人雖然穿得比較體面,表示他的生活條件不錯,但是他的高血壓卻已經十七年沒有控制,高血壓的藥物只吃了兩個星期就沒有再吃,不但醫療資源缺乏,而且沒有衛生知識。

第三個震撼,是當地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習俗,就是自己得到什麼病,一定要傳給別人,自己的病才會消失掉,例如我有愛滋病,我要傳給別人,我的愛滋病才會消失掉,當地的愛滋病這麼多,治療的成本實在太大了。當地連最簡單的衛教都沒有,所以需要衛教,只要做好衛教,就可以節省大量的醫療資源,解決一大部分的問題。

第四個震撼,是當地非常缺乏醫生,大部分人一輩子沒有看過醫生,根據前來義診現場協助翻譯的醫學生們表示,當地醫師原本就不足,而因為醫師薪水太低,培養出來的準醫師有百分之八十都不願意執業,寧可去藥廠上班。因此莫三比克很需要醫療方面的重建,希望有一天能有所改變。

我們在當地看到的,是一個非常原始的醫療狀況,每一個病人的治療過程,都離我們的理想狀況非常非常遠。我曾經問這些醫學生們,明知醫療問題嚴重,怎麼辦?他們無奈地回答:「我們能怎麼辦?我們期望明天能夠有一點點改變。」

在臺灣,我們只要有需要,打個電話,救護車很快就來了,但當地卻是用腳踏車做為救護車,一下一下地踩過去。在義診的過程中,有一個孩子從椰子樹上掉下來,看起來已骨折,還有嚴重內出血,叫了救護車,經過半個小時,卻遲遲等不到救護車來到,我們就只能在旁邊看著那個孩子陷入昏迷,愈來愈接近死亡,直到最後由本土志工自行開車送往一、二個小時車程外的醫院,才救回孩子一命。

長久以來,當地人就在這種不足與無力之下,人人聽天由命,這是很令人苦悶、很沉重的非洲現象。史懷哲曾在非洲行醫,我們此行也遇到了史懷哲的心靈導師,就是這些苦難、無措的災民;如何幫助他們,傳承愛與關懷,將是我們以後醫療努力的方向。

20190519205_A1860859_319e4.jpg

20190519aQt_190521_0033_20364.jpg

賴寧生醫師寫下於莫三比克義診時的四大震撼,期許能為非洲改善醫療盡一點力量。攝影/王忠義

體會慈善勤付出,綠色醫院愛地球

賴寧生副院長帶動院內同仁與志工投入「圓夢計畫」,為附近的弱勢孩童付出。每月定期在醫院舉行的小太陽成長營更成為小朋友的最愛,讓外籍配偶的孩子走出弱勢環境,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此外,大林慈院自啟業即引進環保觀念,採用綠色建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時時不忘環保,將環保融入生活以及工作中,多次獲得國家級獎項,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綠色醫院。

體會農民胼手胝足的辛苦,醫療團隊脫下白袍到大愛農場插秧苗、收割還有整理稻穗、製作成歡喜有緣紅包,和全球慈濟人結緣,一生無量,期盼善的種子發芽茁壯。

利用自己的假日為關懷照顧戶打掃、義診、拔苦以外,參與同仁體會到要更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幸福。

大林慈院是一個讓人感到溫馨與放心的家,雲嘉鄉親把病痛交給我們,更放心的與醫療團隊搏感情。

06_fa9ac.png

醫護往災區 大林慈院啟動關懷

臺南震殤後,大林慈濟醫院也出動醫護人員與行政同仁前往臺南。

大林慈院醫療團隊已經於早上九時前,前往臺南災區支援;賴寧生院長及林名男副院長帶領的醫療團隊有急診部、骨科、護理等醫護人員,備妥醫藥前往臺南災區為受傷、受驚慌的鄉親服務。

12657442_1220871724593682_2723177308782202251_o_3da0e.jpg

12696933_1220871541260367_8739218307392591253_o_88733.jpg

E171A17A37184C576EFB663498D17EDB2E3E796CA9C81E3490pimgpsh_fullsize_distr_9a57b.jpg

圖:在台南靜思堂討論路線分配

DE6EAA6010315B641262901039CDA2BC97001EBDC9C3FBF661pimgpsh_fullsize_distr_200b5.jpg

圖:賴寧生院長與台南市衛生局長了解現場醫療需求.

BB947710470EB44E7401882F4191C889E5ED6F8B85805425B0pimgpsh_fullsize_distr_4977c.jpg

圖:護理部黃雪莉主任膚慰災民

 

        
院址:嘉義市西區書院里1鄰仁愛路383號1樓
電話:(05)216-7000
Copyright © 2021 嘉義慈濟診所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意見信箱 | 人才招募 | 網路地圖

嘉義慈濟診所《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嘉義市西區書院里1鄰仁愛路383號1樓
電話:(05)216-7000

Copyright © 2021 嘉義慈濟診所 All rights | 管理 |

 隱私權保護政策
 資通安全政策
 
   
 瀏覽人次:178512

滑入顯示的圖片 原本顯示的圖片

 

 

 

滑入顯示的圖片 原本顯示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