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衛教
❤️洗腎腎友中秋飲食原則💯
月餅少量吃🥮
烤肉少沾醬🍢
水分攝取要適量🥤
柚子吃幾瓣就好☝️
磷結合劑 加量吃 記得吃💪
更多的小叮嚀 讓腎臟內科裘亮德醫師告訴您~
#嘉義慈濟診所
#腎臟內科
#裘亮德
#血液透析
胰島素阻抗~及早調整飲食 避免糖尿病上身
胰島素、血糖是糖尿病的重要指標。隨著飲食多元化,生活中,很容易吃進高糖、高油的食物。這時候,胰臟必須分泌大量的胰島素,來降低血糖。長時間處在這樣的情況,人體對於胰島素的反映變差,接著就會出現胰島素阻抗。如果發現自己常常覺得口渴、容易肚子餓,或是頻尿、視線模糊,以及傷口癒合緩慢,很可能是胰島素阻抗的徵兆,最好到醫院,尋求醫師專業診斷。胰島素阻抗,是可逆的,除了少吃精緻、加工食物,科學家也發現,大蒜、薑,以及肉桂,都能提升胰島素的敏感度。
一直都沒有檢查,直到有天突然全身虛弱無力、完全尿不出來,甚至出現意識不清的情形才趕緊送往就醫。經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陳聖復醫師檢查後才發現,竟是因為攝護腺嚴重肥大,尿液逆流導致腎衰竭。
年紀大了小便就無法控制、攝護腺肥大該如何治療與保養?八月八日父親節當天下午,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與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台灣泌尿科醫學會舉辦「爸爸攝護腺照護尖兵」講座。由泌尿部主任郭漢崇分享老年男性躲不掉的煩惱-談良性攝護腺肥大與下泌尿道症,以及陳聖復醫師分享攝護腺肥大如何治療與預防保健,邀請民眾一起來關心爸爸的下泌尿道健康。
頻尿、漏尿、排尿困難等都屬於排尿障礙的一種,很多人一開始都以為是小問題,直到發生在自己身上才發現是很困擾的問題。泌尿部主任郭漢崇表示,下尿路症狀包括頻尿、急尿、夜尿這三種膀胱儲存症狀,以及尿流細小、排尿困難、排尿間斷、尿後殘尿感等四種排空的症狀,具有這些症狀的男性病人,大約有三成是因為攝護腺肥大造成的,另七成的下尿路症狀可能是來自於膀胱過動或是膀胱收縮力不足,或是膀胱頸功能失調、括約肌放鬆不良等原因。
治療其實不困難,最困難的是「害羞而不敢就醫」!郭漢崇表示,找出下尿路症的原因可透過超音波、尿流速與錄影尿動力學檢查等精準診斷,提供正確的診斷及治療方向,對於男性病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檢查。郭漢崇醫師以攝護腺肥大為例,只要確診下尿道症狀是因攝護腺肥大引起的,約有九成的病人透過藥物治療可獲得不錯的緩解,只有約一成的患者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即使坐下休息、不動也感到呼吸困難,幾天後李先生開始咳嗽又喘,原以為是天氣忽冷忽熱而感冒,不以為意,直到呼吸困難加劇送醫,確診為中重度肺阻塞,及時給予藥物治療才得緩解。
肺阻塞(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道長期發炎,包含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等等,花蓮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胥愛璽表示,發炎的支氣管就像車道出現許多障礙物,道路窄化,讓病患無法順暢呼吸,引起的原因有吸菸、空氣汙染、老化,其中空氣汙染包含長期暴露於空汙PM2.5、粉塵、煙霧及揮發性化學溶劑環境。
肺阻塞的傷害不可逆,胥愛璽醫師指出,若未妥善治療,使肺部功能惡化,導致呼吸困難外,嚴重時甚有性命危險,而長期慢性發炎也會引起多項共病發生,包含肺動脈高壓、肺心症、骨質疏鬆症等,是不能輕忽的疾病。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推估,全臺約有四十萬肺阻塞患者未被診斷出來,胥愛璽醫師提醒若是出現咳嗽、卡痰、喘、呼吸困難等症狀並反覆惡化,持續三周以上或是年過四十,須盡速就醫檢查肺功能及X光檢查是否罹患肺阻塞。或是在家以爬樓梯一分鐘自我檢測,若一分鐘爬不到五十個階梯就是中高風險族群,只能爬三十個階梯以下,就是高風險族群,若有吸菸習慣或是咳、痰、喘,須就醫檢查肺功能。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年約三百萬人死於肺阻塞,約全球死亡人數6%,是最嚴重的慢性疾病之一,而臺灣十大死因中,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位居國人第七位。胸腔內科醫師張恩庭表示,肺阻塞疾病很容易被忽略,不少人以為咳嗽及喘是因為年紀大,其實是吸菸、空氣汙染導致肺阻塞,而世界衛生組織推估2020年後,肺阻塞疾病會是世界排名第三大死因。
醫師也提醒儘早戒菸、注意生活環境空氣品質及均衡飲食,定期篩檢及接種流感疫苗、紀錄疾病變化並規律運動,如肺部運動、瑜珈、呼吸練習來保養肺部,就不怕肺阻塞找上門。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又名「肺阻塞」,是一種反覆與持續慢性呼吸道發炎,進而造成呼吸道阻塞的疾病。「喘、咳、痰雖看似不影響生活,但當肺功能逐漸惡化、呼吸困難,就會危及生命。」張恩庭醫師表示,大部份是因為呼吸道長期受到有毒物質刺激,例如吸菸、空氣汙染,使呼吸道慢慢受損,常見症狀有慢性咳嗽、咳痰與呼吸困難等。
治療肺阻塞,除了戒菸與使用氣管擴張劑,最重要的是避免急性惡化發生。肺阻塞個管師侯惠娟說,肺阻塞就像是慢性病治療一樣,需要長期抗戰,很多病人剛開始規律接受吸入用藥治療後,病情有效獲得控制就自行停藥,一旦遇到天氣不穩定或是小感冒,反覆急性惡化,病人肺功能急速下降,恐會造成肺功能衰竭,需要更長期使用氧氣或依賴呼吸器。侯惠娟強調,規律用藥治療,對於控制病情也是很重要,並建議患者可接受肺復原運動,減緩症狀並改善運動耐力,減少急性發作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