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日誌
再造有智慧的護理工程【志為護理第十七卷四期 - 社論】
文/賴寧生 大林慈濟醫院院長
護理同仁是全院人數最多,也是與病人接觸時間最長的一群人,其護理照護工作占了全院醫療照護的70-80%,所以,如何重新檢視工作流程,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來提升整體的照護品質,是我們現階段的目標之一,稱作「精實醫療」。
我常以「搬家哲學」做比喻。平時,家裡有許多覺得該留但又用不到的物品,因捨不得丟棄,於是就愈堆愈多,當到了搬家時,面臨抉擇的那一刻,就會一次丟得乾脆,丟掉之後發現,不但沒有影響生活,反讓生活煥然一新。很多護理流程的存在,或許是三、四十年前因應當時的醫療問題所做的規範,但是,那些問題經過歲月歷練,已不再是要求重點,那就不需再蕭規曹隨了。因此,我很期待護理部的單位主管,將「搬家哲學」用於日常管理,承擔起作業流程的精簡,收集且分析資料,將規範適時修訂。
就如慈濟醫療志業,當前開發中的HIS5 醫療資訊系統,並非只有根據既有的醫療、護理流程去設計,而是要以精實醫療為原則,討論最有邏輯性的流程,根據流程共識再作程式撰寫。三、四十年來,科技的進步,我們在臨床照護上,也要運用這些科技,以符合現階段的醫療照護,做到「智慧醫療」、「智慧護理」。
回歸護理,新進人員的教育訓練要扎實且制度化,於到職、在職的訓練過程,有評核的標準,也要評估他們的臨床勝任能力。舉例來說,哪些侵入性的醫療行為,需要有資深同仁在旁督導、引導?哪些技術可讓同仁獨立執行?哪些時候可單獨值班……主管們扮演很重要的評估及安排角色。
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一個小小的故事。某一個星期六的上午,我在斗六慈濟診所看診,片刻休息去了洗手間,見到一隻不斷盤旋的飛蟲,看牠左撞右撞,想必是誤闖進來而急於找出口。牠使力地撞著上方的透明玻璃窗,撞到窗戶上,依稀可見流出的體液痕跡,雖然牠只是一隻蟲,但萬物皆有靈性,如果以同理心看待,牠此時應該很驚慌,我要好好幫忙牠。環顧四周沒有什麼工具,再仰頭看一看,一個人半高的玻璃窗,關著而沒上鎖,心想,或許,我只要跳上去,就能扳開窗戶了;跳了三、四次,我都搆不到,最後一次勉強搆到,窗戶一打開,蟲飛出去了,但我腋下的肌肉已拉傷。回到診間,請護理同仁幫忙貼紗布,護理人員很納悶,才上一個廁所,怎麼變成這樣?我猜想那一隻蟲,現在的心情,應該是很平靜,也許停在外面的樹上歇息,因為牠的驚惶失措已消失了。
以這個故事「生命的平等觀」,想勉勵護理同仁們,在繁忙的醫護工作中,不妨讓自己靜下心來體會一些道理。在臨床照護上,不論病人是貧富貴賤,來到我們面前,就是需要被照顧的人,我們用心用愛平等相待,那麼,我們做的事情是很了不起的,回到生命的意義,會讓我們更勇敢承擔。
賴寧生院長(中)勉勵護理同仁,在臨床照護時,用心用愛志為護理,平等相待,培養護理智慧。攝影/許正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