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開講
自體軟骨再生術 大林慈院終結膝蓋疼痛
50多歲的駱女士因長期工作及意外造成膝蓋反覆發炎,經過多種醫療方式,但效果仍不顯著😭
經大林慈濟醫院黃俊錫醫師評估後,接受關節鏡自體軟骨再生手術,術後半年,膝蓋功能大幅改善,不再有疼痛,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退化性膝關節炎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化趨勢逐漸顯現。
自體軟骨再生術結合結合關節鏡微創技術,可有效減緩退化進度,更可延緩甚至避免人工關節置換的需求。
黃俊錫醫師表示,此技術是針對膝關節局部軟骨缺損的理想解方,尤其適用於中年與高活動量族群,未來還能運用在其他關節的部位,為更多退化性關節病人提供創新、安全且具前瞻性的治療新選擇。
相關報導:https://daai.tv/news/582748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4827
#嘉義慈濟診所
#守護健康好鄰居
#骨科 #關節健康
#自體軟骨再生術

藝人何妤玟頭痛纏身疑腦瘤?醫示警:1動作恐壓迫神經、大小便失禁
頸椎後側神經多!病變、發炎還會引起視力問題 易誤為腦部長東西
頸椎病變引起神經壓迫為何會被誤為「腦瘤」?馮清世說,這是因為頸椎後側有大枕骨神經和小枕骨神經,它們和顱骨的第8、第9和第10對神經容易有相互影響的作用,而枕部的神經叢影響範圍還會到太陽穴,除了後方枕部疼痛以外,可能還會伴隨視力模糊、對光敏感、眼睛後方或兩端太陽穴疼痛等。如果症狀持續多時未解,許多患者可能會擔心是不是腦部「長壞東西」。

會發生這種問題,馮清世說,通常和現代人愛用電腦、手機等3C產品有關。當人專注看3C產品時,常會採低頭姿勢,過於專注時,頭會不自覺向前伸,讓細小的頸椎往前支撐住整個頭部的力量,長期下來,頸椎會過度生長而衍生骨刺,會形成神經壓迫。
馮清世說,民眾發現頸椎有骨刺並產生神經壓迫的情形雖然很常見,但不能小覷,因為不小心處理,神經壓迫除了可能引起手部麻木、麻痛以外,最怕的是影響下肢神經,可能演變成大小便失禁。所以如果有類似症狀務必速就醫,醫師會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進行影像學檢查,採取頸部牽引治療或是嚴重者需要手術,不要置之不理。
風濕免疫科 吳政翰醫師 | 喝咖啡會導致慢性蕁麻疹 ❓
在忙碌現代社會,咖啡可以帶來舒壓的感覺😍
每天不來上一杯, 感覺全身不對勁😱
嘉義一名40歲上班族女性,有慢性蕁麻疹,怎麼也沒想到,喝咖啡會誘發症狀。
嘉義慈濟診所風溼免疫科醫師 吳政翰:「一段時間不喝(咖啡),她就發現說這個狀況改善了,不需要再一直吃藥,之後喝到咖啡,疹子又跑出來。」
一般容易引發蕁麻疹的食物,像是特定海鮮、酒類以及花生,在確認之前,不用太焦慮,平時可以做飲食紀錄,寫下症狀發作時間,對追蹤過敏原會很有幫助。
如果您有過敏免疫疾病的困擾,
讓嘉義慈濟診所 風濕免疫科專業團隊為您追根究柢❗
掛號連結:https://reurl.cc/Q5jybo
相關報導:https://daai.tv/news/571717
#嘉義慈濟診所
#守護健康好鄰居
#風濕免疫科
#蕁麻疹 #過敏 #免疫
天氣逐漸變冷,有位阿嬤出現全身乾癢現象,尤其小腿處特別嚴重。她原以為是洗澡不夠乾淨,便提高水溫反覆沖洗,結果腿上出現很多龜裂細紋、屑屑及劇烈搔癢感,在抓了之後又流湯流水(台語),就醫後才知道是缺脂性皮膚炎惹禍。大林慈濟醫院皮膚科醫師林騰立提醒,長輩在冬季的皮膚特別容易覺得乾癢,若狀況持續惡化,就應儘快找醫生治療。
林騰立表示,冬季「缺脂性皮膚炎」好發族群常見於年紀偏大的長者,或是皮膚本來屏障受損(如異位性皮膚炎)的人。當皮膚退化或受損留不住水分,容易因此乾裂;加上冬天氣候乾冷,油脂汗腺分泌量減少,會使患者的皮膚更乾、更癢。遇此情況,患者有時會如這位阿嬤一樣先覺得是自己清潔不夠乾淨,所以洗澡次數會增加,或是強洗淨力的清潔用品來洗,因而使皮膚受損越嚴重,愈發乾燥,形成惡性循環。
林騰立說,冬季乾癢並不是皮膚洗不乾淨,反而是皮膚保濕的工作做得不夠。要避免乾癢情形,沐浴時宜用適中的水溫(過熱的水溫反而會使皮膚變得更乾燥);此外,可選擇溫和的沐浴產品(洗淨後不會有乾澀感),並在沐浴擦乾身體後做好保濕。保濕乳液成分的選擇上單純即可,額外的添加物並非必要。
林騰立指出,毛料、毛衣或是尼龍材質的衣物可能會使搔癢感更加明顯,在有乾癢的情況下,可考慮使用棉質衣物;另外飲食上宜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如天氣越來越冷,開暖氣要注意室內環境的溼度,以免空氣太乾燥反而讓「缺脂性皮膚炎」變得更嚴重。如果真的癢到難以忍受,還是需要來皮膚科就醫,接受外用或口服藥物治療,以緩解乾癢的情況。
撰文/張菊芬;攝影/大林慈濟醫院提供